铁山摩崖石刻

铁山摩崖石刻
在山东邹县城西北铁山之阳,凿刻于坡约45度、面积1,037平方米的巨大石坪上。
根据字体大小、内容和位置,可分为金刚经文、“石颂”大字及颂文、傍石题名三部分。
皆刻于北周大象元年(公元579年),刻经主持者为西汉丞相匡衡后裔匡喆,书写者为北齐僧人安道壹。
金刚经文十七行,共九百余字,字径大小不一,约在40—60厘米之间。
“石颂”每字宽70—95厘米,高80厘米,系颂文标目。
颂文字径较小,其内容为记述经主、书写者及刻经年代,并赞其书法精妙,实为刻经跋文。
整个石刻书法奇伟,雄逸高古,变隶为主,篆、楷、行各体间有,可与泰山经石峪刻石媲美。
自清乾隆末年黄易访碑得之以后,屡见著录,称其“通隶楷,备方圆,高浑简穆”,并选其字编入《楷法溯源》一书。
为免遭山水冲刷。
1973—1975年在刻石周围筑防护石墙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